<noscript id="p94nv"></noscript>

    1. <form id="p94nv"></form>
      <nav id="p94nv"></nav>
        <wbr id="p94nv"><p id="p94nv"></p></wbr>
        1. <form id="p94nv"></form>

          危樓三個月變新樓

          樺皮廠胡同8號樓“裝配”居民幸福感

              期次:第1011期    作者:作者:鐘海


          編者按:

          “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搬回來!”5月28日,在北京市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住了40多年的劉清順夫婦拿到了新房的鑰匙。2023年10月完成拆除,2024年1月新樓主體結構封頂,這個曾經的D類危房原地變身敞亮新居,居然只用了3個多月。

          煥然一新的北京市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
          QQ截圖20240816090343.jpg
          坐輪椅的回遷居民終于體驗到乘電梯回家的幸福感


          “新房子布局特別好,看著就舒適!有電梯,樓道里還有安全扶手等‘適老化’設備?!蹦弥蠹t房本的樺皮廠胡同8號樓居民紀阿姨,在新房里來來回回轉了幾圈,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

          更讓紀阿姨和鄰居們驚喜的,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原地搬回新家?!耙婚_始怕拆遷到郊區,后來又怕原地重建遙遙無期,沒想到這么快就搬回來了!就像一場神奇的魔術!”紀阿姨忍不住贊嘆。

          “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

          2024年5月28日,中建集團承建的北京市首個裝配式危舊樓改造項目——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正式迎來居民入住。這棟位于北京市主城區繁華地段的居民樓,僅僅用時三個月,就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棟嶄新漂亮的五層居民樓,并讓居民們早早搬進了新家,引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樺皮廠胡同8號樓建于20世紀70年代,基礎結構老化,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墒钦麠潣窃犯脑欤@在北京市西城區還是首次,怎么辦?當地成立專班,對改造項目重新規劃,街道、住建等十多個部門共同發力,先后打通資金、稅費、不動產登記等一系列改造的難點堵點。

          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危舊樓改建難度較大。樺皮廠胡同8號樓項目位于北京二環內,周邊小區林立、人流密集、交通繁忙。綜合考慮了多方因素,中建集團決定采用新型建筑工業化建造技術。

          項目依托中建海龍科技原創研發的C-MiC技術(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預制PC構件),將建筑從工地搬進工廠,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一輛輛貨車載著預制混凝土模塊駛來,在施工現場經過吊裝,輔助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澆筑,一棟嶄新的居民樓便拔地而起——這種高效的建筑方式,不少居民還是頭一回見。

          “我們將整棟建筑科學規劃為55個混凝土模塊,每個模塊被運送至施工現場后,吊裝組建成為完整的建筑?!敝薪ê}埧偨浝碲w寶軍說,“采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工廠生產與現場施工雙線并行,將樺皮廠胡同8號樓原本需要15個月的工期壓縮至3個月。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模塊化集成建筑能夠將建造時間壓縮至原來的20%?!?/p>

          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快”的優勢很快凸顯出來?!翱s短居民回遷周期,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居民和交通的影響,是我們的重要考量?!蔽鞒菂^住建委四級調研員、危舊房屋改造管理科科長王勇介紹。

          施工時長得到壓縮,受惠的不僅是樺皮廠胡同8號樓的居民,也降低了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及環境污染?!笆┕r間很短,而且主要是吊裝作業,幾乎沒有噪聲影響。這種施工方式不擾民,挺好!”住在距離施工現場不遠的華能玉桃園小區居民李德珍說。

          科技賦能胡同“老破小”煥新

          樺皮廠胡同8號樓項目是北京市首個運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的危舊樓改建項目,也是全市首個施工智慧化全過程管理的危舊樓改建項目。

          切割、焊接、箍鋼筋、噴涂料……在中建海龍模塊化集成建筑的生產基地,許多自動化的機器人在工作。樺皮廠胡同8號樓項目采用的一個個模塊就是這樣制造出來的。模塊化集成建筑可以通過運用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等新技術以及多種安全環保設備材料,減少75%的建筑廢棄物產生和25%的建筑材料浪費。

          “重建并不是一比一還原,而是要做適當提升,補齊設施短板,更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北本┦形鞒菂^新街口街道辦事處主任馬達說,“原拆原建”主要目的是為百姓解危排險,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

          根據設計方案,樺皮廠胡同8號樓項目適當增加了廚衛空間,戶型也有所改善,新增的樓內電梯讓居民出行更方便?!斑€是原來的位置,還是原來的面積。不一樣的是布局改善,陽光、通風更好,還加了電梯!”居民劉清順對新家很滿意。

          趙寶軍介紹,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利用現澆結構與模塊墻膜,既滿足規范要求又提高結構韌性,并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將混凝土鋼筋籠與剪力墻、疊合頂板、預制隔墻和現澆梁相結合,抗震性能優越。

          項目建設依托集成數字交付(IDD)理念,運用數字化手段,通過BIM技術打通設計、生產、運輸、施工、資產交付和管理六個環節,融合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慧運輸、智能施工、智慧運維等,定制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方案,為北京等城市提供一個新的老舊小區有機更新的多贏樣本。

          “科技創新是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采用模塊化集成技術是我們進行城市更新的一個有益探索。”西城區住建委主任左繼元說,科技賦能改變了房屋建造、改造的傳統模式,也造福了百姓生活。

          多方點贊老舊小區的有機更新

          “紅黃金碧、青院素城”是改造后的樺皮廠胡同8號樓的真實寫照。走進新樓房,锃亮的瓷磚、明亮的客廳,大大的飄窗,盡攬四季芳華。品牌家具和嶄新設施給人掩飾不住的簡潔大氣。有限的空間內為居民們留出了收納空間,讓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

          居民們入住裝配式房屋后紛紛表示,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老舊樓房能夠變成如此舒適、美觀的新家。

          居民靳桂蓮說:“全是明廚明衛,陽光也好、通風也好,我們真是很開心很開心,幸福感滿滿的!”

          更令居民們欣喜的是,每戶家庭都進行了水電氣熱智能化升級,安裝了太陽能集熱板和陽臺熱水器等節能設施,降低了能源消耗,切實為居民省了電。

          在原址住上了新樓,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房本,居民們心里都美滋滋的,臉上都笑開了花。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采用了裝配式技術,居民在短短數月內實現從遷出危舊房到遷回精裝房,為破解老城區施工場地小,環保要求高,建設周期長等難題積累了經驗。

          “國家卓越工程師”、中建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薛峰說:“未來,這種‘搭積木式’的新房,可能會成為買房首選。人們再也不需要為裝修而煩惱,只要預定好樣式就可以等待拎包入住。未來建造產業會走向綠色化、工業化和智慧化建造;而建筑工人也將轉變身份,成為坐在工廠里操作電腦或監督機器人工作的產業工人?!?/p>

          城市更新是相向而行的公共藝術,需要政府、企業、居民多方共同參與,讓居民融入社區文化氛圍,實現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在“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的當下,中建集團身體力行“走出圖紙,走進生活”,用人性化有溫度的美好生活場景,映照著宜居宜業的現代都市。

          美女在线看永久免费网址